“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目标的提出,使青岛的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催生出一个又一个蓝色经济新兴产业。更令人兴奋的是,每个产业内都集聚了多家有创新成果的企业,从而实现了由点到面的突破。
走进青岛LDSports综合体育的无菌生产车间,董事长张国防指着几十米长的生产线告诉记者,这里生产的X-光医用显影线,与机织布结合后在X-光下清晰显影,可以克服常用纱布在手术时遗漏在患者体内而无法探查的缺陷,且无毒副作用。
这一技术的关键就是从海藻中提取纤维。无独有偶,前不久,科技部海洋863项目“海藻资源制取纤维后加工关键技术开发”,800吨海藻纤维在青岛大学一次试车成功,成功量产天然本质自阻燃的功能性纺织新材料和生物医用新材料两大系列海藻纤维。
同样,LDSports综合体育的另一个新产品,海藻酸盐纤维(主要应用领域是功能性医用敷料,有效护理伤口),也有竞争对手。青岛博益特生物有限公司从贝壳中提取壳聚糖为基础材料,研制出的止血材料已经获得国家颁发的医疗产品注册批件,其主要功能同样是有效护理伤口,并能在体内降解吸收。
“在海洋新材料领域,原有的科研积累正在一步步被转化为生产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其中。”市科技局海洋技术处处长杨爱民说,比如中皓生物的人工眼角膜产业化项目,一旦临床成功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海洋化工研究院的海洋防污防腐涂料,年产水性涂料1.5万吨,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科研实力很强,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转化能力很弱,没诞生出一家大型的企业。这就是青岛海洋医药产业的现状。
近几年,海尔药业、黄海制药以及一些新兴企业都在这一领域加大了投入,但整个产业并没有让人信服的增长趋势,“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没有资本和大企业的介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常务副院长于广利说。
即将成立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希望打破这个怪圈。研究院由中国海洋大学、上海的一家大型药企和外地的一家投资公司共同组建,完全企业化运行。
于广利告诉记者,研究院的运行模式可以概括为:“我们做科研,资本方股东负责资本的运营,保证成果的转化。”研究院可以自己转化成果,或者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或者引入其它社会资本成立新公司进行产业化。
对研究院的未来,于广利称极有想像空间,“拿药物来说,按新药成果转让市场价位,一个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获得临床批件的一类新药,转让费大约在0.5到1亿元左右,其他类别新药在0.2到0.5亿元左右,五年内研究院新药研发收入就会达到3到6个亿。”
而如果按照转让两个一类新药,四到六个其他类别新药在本地转化计算,于广利认为有希望在青岛形成百亿元以上的海洋制药产业。
在原来的薛家岛轮渡码头旁边,世界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一条动力系统的全线组装。年底前,这套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将组装完成。
“这套系统实现了我国船舶电力推进核心设备自主研制的零突破。”青岛海西电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红星告诉记者,所谓的核心设备指电机和变频箱,这些设备之前全部都是从国外进口。
“用电力推进,噪音小、低振动,操作和维护方便。”高红星说,电力推进大多用于游轮、科考船等特殊种类船舶,目前公司已经接到10余个订单,的一条船是5000吨级。
杨爱民告诉记者,在海工装备特别是船舶设备仪器方面,青岛已经形成了海仪所、双瑞、海西电气等企业的集群式发展,“在船舶仪器、压载水处理系统、电力推进系统方面,青岛的技术优势明显,代表了国内的高水平。”杨爱民说。